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斷頭式修剪

這棵位於士林電機附近的小樹,身上已傷痕累累,但是修剪樹木的人顯然有心,不至於砍得屍骨外露,讓人怵目驚心。如此為了保留樹木外型而細心的修剪,乍看之下令人莞爾。

誠如網友De Ch所言,把你的手腳都砍掉,你也不會死,但是你喜歡嗎?

先不論樹木是否有感覺,身為有感覺的人類,看到樹木被砍得不像樹木,一排被斷頭的樹就像屍橫遍野的殘肢掛起來展示,誰不在目睹之後心下淒然?

具有頂芽優勢的樹木,比如椰子和檳榔,一旦斷頭必死無疑,所以沒人敢對它們斷頭;至於非頂芽優勢的樹木,比如榕樹,被斷頭後會刺激休眠中的不定芽與潛伏芽從樹幹兩側的表面萌發,日後外貌看起來雖然枝繁葉茂,實際上卻是害樹亦害人。

榕樹一旦被斷頭,樹本身為了提供自己受傷後求生存的養分,尤其少了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樹幹原本儲存的能量,加速不定芽和潛伏芽從側身長出枝條及葉片,好讓自己繼續靠葉片的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存活。然而,不定芽和潛伏芽所長出來的枝條是急救自己的應急生長,屬於「非結構枝」,沒有深入樹幹內層,因此容易斷裂;樹枝一斷,傷的是行人和車輛,尤其當颱風來臨時。

樹木本身正常的芽所長出來的枝條,稱為頂芽和側芽。在樹木茁壯的過程中,頂芽長成的主幹和側芽長出的側枝為「結構枝」,形成樹木的堅固結構,也是一棵樹之所以能數百年屹立不搖的基礎。

主幹一旦被斷頭,上方無葉片提供養分,就會開始往內部腐朽,甚至造成中空現象。被強勢修剪後的樹木,不僅要消耗體力幫助自己傷口復原,還得快速生長非結構枝提供養分,樹體自然嚴重衰弱。傷口如果復原不足,更容易讓腐朽菌入侵,形成日後的病變。

錯誤的修剪只會讓樹木的非結構枝橫生,於是枝條更容易斷裂,傷了來往的人車,也更常需要人力來修剪,然後幾年後,樹又倒了一顆。

樹一倒,通常看得到的病因都是染病或內部腐朽,反正可以換一棵樹種,又何須深究其因。那些剛種下去的年輕樹木因為形體尚小,不需要經常修剪,也許因此逃過錯誤的修剪造成日後的死亡。

天母這幾年死了不少老榕樹,皆因其粗大的主幹和橫生的枝條,實在礙到人類的生活空間,尤其當我們從未想過,也許要為了一排樹不鋪設人行道?也許人類可以與老樹共存,只要我們肯犧牲一些便利?

高鐵當年興建時,曾為了保住一棵三百年的老樟樹多轉了一個彎,且為了這個彎多花了六千萬元的經費。

儘管天母的樹木不到幾百年,可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大面積的人行道或柏油路,逼得樹木都沒空間更自然茁壯嗎?

參考資料:科博館劉東啟教授特展

天母電影地圖

(提供:Kent Chen)

http://timemap.kuansim.com/chen102/tianmumovies

天母西路的比利時鬆餅

我喜歡鬆餅這種食物的設計,外型類似樂高玩具,而凹進去的格子可以塗滿自己喜愛的配料 ── 這是我個人的吃法,把店家附的配料擠進鬆餅的格子裡,表面鋪平後再一口咬下去,當然每一格可以擠入不同的配料,像是奶油、巧克力或冰淇淋,邊玩邊吃,增添進食的樂趣,所以我不吃速食店早餐的鬆餅,那種幽浮的外型不僅可玩性不高,而且口感不佳,咀嚼時有乾澀感。

沒錯,麵粉製品的好壞,就在於吃起來是否有乾澀感。

這就是我為何推薦天母西路的比利時鬆餅。標榜比利時配方的鬆餅,吃起來飽實、軟硬適中、口感自然,甜鹹口味皆好吃,值得大家試試看。

中文的鬆餅泛指英文的pancake和waffle,如果真要有所區別,比利時鬆餅應該叫做格子鬆餅,pancake則是美式鬆餅。

My Waffle in Tianmu

How diverse can waffles be by adding a wide variety of toppings? More than thirty waffle dishes provided by “My Waffle” on Tianmu West road surely present you a clear image of it. The chef as a magician incorporates many kinds of flavors and takes waffles beyond breakfast yet into lunch or dinner. The newly conceived waffle dish named as “Blueberry Cheese”, for example, might seem a walk in the park, but its genius idea to milden the sour taste of blueberries by the salty cheese on top truly satisfy my buds on tongue. Its appearance of the blueness of blueberries between the light yellow of waffle and the mustard color of meshed cheese makes it look like a tart instead of a waffle. That is to say, while you think you are eating a tart by its look, yet in fact you are eating the waffle, and the confusion of which really interests me a great deal. Therefore, I recommend you to try my favorite waffle dish “Blueberry Cheese” as shown in the photo below.

夏楠葵妮上學之路:當年天母小女孩的往事難忘

第一集
(文:夏楠葵妮) 


以前同德街的旁邊有田,小時候我偶爾沿著田間小路,過橋到天母公園,再去天母國小上學,這是其中一個上學的方法。

當年我住同德街29巷,念天母國小,主要有兩條路可以上學:一條是走天母北路,另一條就是經過天母公園,不過那也只是從小橋走過去而已,不是從天母公園的更後端。

走路大概15分鐘會到學校吧!我有兩個同學,一個學弟住甲桂林,他們走得更遠。在天母國小成立之前,我有一學期還得坐公車到石牌國小上學,更遠。

天母北路105巷,以前有個憲兵隊。我上學總是會遲到,經過憲兵隊的時候,都會被那邊的憲兵笑。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天母公園旁邊的育幼院再旁邊一點,原本有個饅頭店(是我國小同學家的店,小時候不知道店名),他們後來搬走了嗎?我用街景圖看,有看到寫個光復饅頭,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家。

只看到大約那個區域怎麼變成了公園呢?



第二集
雖然還沒找到夏楠葵妮回憶中的饅頭店,可是已有網友幫忙重建當年天母小女孩上學的那條路。

我不懂得是,感覺女主角夏楠葵妮似乎繞遠路上學,怎麼不走地圖上直一點的路線到學校呢?

Victor:

附圖1978航照圖中,同德街(紅圈處)仍可見到許多田地。五福宮(黃色方框)當時就存在,不過似乎沒有今日的規模大。憲兵隊不知是哪一棟?有印象的是行義路口和五福宮對面,有一座憲兵崗哨。

行義路口和五福宮這裡,當時有一個公車站牌,可是站名似乎不叫五福宮。過橋到天母公園應該就是右上方黃圈處,這座橋今日尚在。

李錦洲:

最早同德街一帶應該是讀石牌國小,過磺溪的天母這邊是讀士東國小。以前同德街一帶,最主要的農作生產是花卉,和彰化田尾一樣生產菊花、劍蘭等。

五福宮公車站名以前好像叫福德廟。

石牌路及行義路口幾年前拓寬過,當年的行義路口只有憲兵崗哨,憲兵隊址則在磺溪河邊 (地圖紅線邊緣建築物),也就是現在洗車店旁河的對面。我記得房子拆掉,但基礎還留著 ── 如果從天母往行義路方向,過橋馬上右轉,就在磺溪旁的小路上,距橋頭約三十公尺。除了憲兵隊,還有衛生站可打預防針。

為什麼有憲兵?因為行義路可上陽明山,所以是為了老蔣的安全,老蔣在陽明山的故事可多得很。早年陽明山稱草山,被阿共笑據草山為王,而後才改為陽明山。老蔣夏天住陽明山,陽明山上不是有陽明書屋、草山賓館等,陽明山公園就是他的後花園。


尾聲

(文:夏楠葵妮)

另一條沿天玉街、天母公園的路線,其實多半是放學時走的,一方面好玩,一方面我好多同學都住在這條沿線上,包括天母公園旁邊的饅頭店。

上國中之後,我因為地址屬於北投,所以國中學區跟很多同學分開了,同學大部分被分到蘭雅國中,我被分到明德國中,當時還沒有天母國中。國二又跟著父親的工作舉家搬到台中,於是跟國小時期的同學失去聯絡。對天母的記憶就一直停留至此。

天母一棵兩百歲的樹

(圖文:Kent Chen)

常經過芝玉路一段的天母人,知道巷子裡藏著什麼寶藏嗎?

一棵兩百歲的樹。

這棵樹很妙。 第一、它樹齡很大,差不多 220 歲了(市政府幾年前普查時,它214歲)。

第二、它應該是台北市內少見的高齡「果樹」。

第三、它應該也是台北市內最高齡的果樹。

至於是何種果樹,在此先賣個關子,希望天母人知道這樣一棵奇樹存在之後,能夠教育自己和子孫世世代代守護著它。
 

芝山站外的都更案

已確定都更的這棟華廈,最快明年動工。每次經過這裡時,我常會多看幾眼華廈後方的古厝,那象徵一種對懷舊的堅持,可惜這樣的堅持終究難擋現代化洪流。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誰是真正禍首?

斷頭樹事件近來被網路社群討論得沸沸揚揚,所以當我看到天母的樹正被斷頭,急忙跑向前喊道:「你們怎麼把樹砍成這樣?網路上很多人罵死了你們知道嗎?怎麼把樹斷頭了呢?這樣樹要怎麼活?」

在場監工的包商回我:「斷頭是網路說的,我們是在修樹。」

「可是你們把樹砍成這樣,葉子也沒了,它們沒辦法行光合作用,哪活得成?」

「我們就是要讓樹活得成才這樣修剪,這應該說是在幫樹矮化,為了業主的要求才修剪的。」

細問下去才知道,業主希望讓樹變小一點,尤其根部已蔓延至可能危及建物的安全,於是請園藝工人來修剪。只是有必要砍得那麼醜嗎?難道不能修掉一些枝幹和綠葉就好了?

「樹長得快,沒人想動不動花錢修樹,這是最經濟的方式。」

我再問,可是國外都沒把樹砍得那麼醜?而且死了怎麼辦?你確定樹被砍成這樣還能活?

包商繼續跟我解釋,二十年前左右,北市的樹就曾被如此大規模修剪,去看樹幹的痕跡就知道,例如國父紀念館那附近的樹,然後再讓樹木繼續生長,最近又差不多該整修了。以前沒人理,現在一大堆人反對,不做又不行。

關鍵來了,為什麼不做又不行?樹為什麼不能自然長大?

因為我們人類要的空間越來越多,比如道路拓寬,人行道也要更寬、更平整,而這些地方如果有樹,為了人類行進的舒適,自然得擠壓樹的生存空間。

民國六十年代左右,城鎮逐漸開發,那時候開始在街道種樹,樹都還小,不用擔心它們危及建物、行人、車輛或交通號誌等,尤其當颱風來臨時。但是幾十年下來,樹幹、樹枝、樹根不斷擴張,除非我們願意放棄一些生活空間,否則樹不夠空間更茁壯,也只能將其侏儒化,才能維護人類的便利。

如果說國外不需要這樣砍樹,我想他們的政府在都市規劃上確實瞭解如何環保與科技並進,並且懂得教育人民,為了享受自然帶給我們的好處,我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或許沒那麼便利,可是濃密的樹蔭和高大的樹幹,卻能讓我們享有舒適的氣候和清爽的空氣。

這種斷頭式修剪法到底是誰想出來的?

修樹工人告訴我,這是我們臺灣園藝業者自己想出來的,為了適應臺灣的環境,也為了他們想辦法符合政府或業主的需求,才能接案生存。臺灣又是什麼樣的環境?大家想要道路更寬、可用地更多,樹只能是這種環境條件下的裝飾品。樹木所在的生存之處,並不代表就能成為它們逐漸發展的空間,也沒人願意空出更多空間給它們成長得更茁壯。此外,還不能太常需要花錢替樹修髮,最好一次剃光頭後再慢慢留長。

所以,誰是禍首?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第一篇:湧泉

1-1 東山路一巷

傳說,天母受惠於山麓順勢而下的流水,水質清澈甜美,滋養大地萬物,可惜人類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未能保存自然賦予的完美生態,昔日縱然涓涓不壅如今已得知不易;曾經湧泉錯落其間的天母,目前僅保有三處,其中之一即位在天母東路與東山路的交接口。

東山路一巷外的水溝,長年累月因為湧泉的沖刷洗滌,經常清澈見底,不時可見民眾拿著裝水器具去舀上來後,為停在附近的愛車洗澡。此段影片拍攝時,附近正停著一部轎車和計程車,兩位車主共用一個保特瓶從水溝裡舀水,再分別拿去洗車。以免費的泉水洗車,可謂天母人佔盡地利的優勢之一。

人人皆為天母人

在我成長的年代,相機不是那麼普及。本來我以為,若要探查那段時期的天母,必須在天母尋查暗訪,或跟住此地的人聊一聊;近來發現,其實天母人到處都是,全世界都有。許多人的人生總有那麼一段歲月來天母住、來天母工作、來天母玩,他們多數人仍記得相片少到不足以證實的天母景觀、活動、軼聞趣事等,比如我遇到的司機先生。

民國70年代的天母北路和天母西路交接口仍有一個小圓環時,李司機在宋江餡餅附近開了一家賣切仔麵的店。他說,那時候天母北路上只有鳳城燒臘和他的店,將店租和替房東繳⋯⋯的房屋稅加總起來,平均每個月付給房東六萬元,他還雇用了四名員工,每個月的營業額扣去這些必要支出,還有十來萬的收入。可惜一年後,房東說美國姑媽要回來住,他只好結束營業。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那時候的景氣哦......真是好。」

我一直想鎖定照片中的工廠位置,漸漸發現似乎是在中山北路七段和天玉街一帶。某位淡水木工告訴我,當警察的薪水才幾百塊的時候,他每個月就賺四、五千,除了自己留一點花用,其餘都交給母親保管,沒想到他母親花得很愉快,全家人都沒有理財的觀念,「那時候我要是在天母,就算是淡水也好,隨便買幾塊地,現在還需要這麼辛苦嗎?」他當時也常來天母做工,他說天母都是美國人,所以天玉街這一帶除了公寓外,很多都是家具工廠,生產許多美國風格的家具賣給美國家庭。

網友吳文俊(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60288338)也在臉書提到:1971年,我唸高一,家裡還開木材行,我常要幫忙推三輪車送貨,手按邊斗跟在後頭小跑。那時常跑這條路,從五段的僑大家具這頭,經過六段,到達七段頭"三玉"(公車站)這裡,路口左側有家竹材行,是店裡的客戶。中山北路上去天母是條緩坡,三輪車載木料踩起來吃力,須要人推,卸完貨空車下坡,人再跳上車坐。

李司機還告訴我,本來好像沒有天母西路這條路,據說是為了讓蔣經國去榮總看病才拓寬的,如淡水的登輝大道 -- 淡金路,各位聽說過嗎?

(照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mrpibbs/)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藤竹小販

士東市場延伸至德行東路109巷的傳統市場裡,有一攤位專門販賣小型收納的編織雜物,老闆在此擺攤已九年,因為言行與我非常相像,話匣子一開你一句我一句,跟他聊天非常愉快。

他除了在此擺攤,下個月起也要到處跑業務和找訂單,像是麵包店裡擺放麵包的籃子更新,或是拜訪任何消耗這類用品的商家,不少知名品牌的廠商都是找他訂製。有時因為跑業務太忙,無法兼顧攤位的生意,只好停止擺攤一、兩個月。

閒談過程中,有一長髮女士走來問商品,老闆在她走後告訴我:「她以前是空姐,當初她家裝潢時,就是找我去訂做全部的家具。」

我看上他賣的燈飾,開價兩千六,我殺到五百,他叫說:「這是八十歲老師傅的手藝,你看這竹片磨得多薄……」

「這是竹子?你不是賣藤具?這不是藤哦?」我問道。

「拜託,你連藤或竹都分不清,還說要在臉書介紹我,會不會有問題啊?」

此時身旁一位正在瀏覽商品的中年婦人,突然指著我眼前鍾情的燈飾說:「這麼貴,比商店賣的燈具還貴。」

「你看,」我笑說:「你這價錢真的太貴了。我跟她可不認識哦!」

「這不貴啦!你們消費者講到價錢都是同一國,我看多了。」

其實民國六十年代左右,有一台灣人和日本人在中正路合資藤製家具店,後來因為理念不合分道揚鑣,台灣的老闆經營藤製家具致富後,轉往泰國發展興趣所在的快艇業,台灣的家具店則託付乾女兒經營,可惜快艇業並未發展成功,家具店亦日漸凋零。

我曾見過此藤製家具店創辦人的乾女兒相片,那是她花樣年華時拍攝下來的回憶。當我第一眼見到她宛若薛寶釵的美貌,心中著實詫異不已,那種溫婉敦厚的端正容貌,現在已不多見;我對時下流行大眼、高鼻、小嘴小臉的美容樣本沒什麼興趣,畢竟再精緻的五官,如果沒有內在氣質的烘托,實在無法彰顯外貌美麗之特色。和這位乾女兒相處二十餘載的天母人便告訴過我:「她心美。」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天母天主堂開啟新的活動中心

中山北路七段134號這塊教會的地,肯定是許多天母人的回憶,幸好天主教人士保留下來,沒賣給建商,才能讓大家今後來此享受空曠的綠地和清幽的環境,離塵不離城。

原本這裡是幼稚園,後來或許因為少子化,學生人數越來越少而結束經營。當時聖安娜之家的新大樓正準備籌建,於是向仁愛修女會暫借這塊地來使用。梵諦岡也曾因為駐台單位的整修,本想暫遷於此,結果因為其他考量而沒借;接著社會局也來洽詢過,可是評估後發現這一帶的關懷中心已經飽和,所以就被閒置下來。

儘管這塊地是屬於仁愛修女會的,然而她們並非財團法人,所以登記上屬於神父組成的遣使會,不過這兩個團體其實就像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都是由法國的文生神父在十七世紀創立的。聖文生的一生頗具戲劇色彩,因為不凡的經歷助其克服虛榮之心並誘發其慈悲之心,從此致力於慈善事業幫助窮人。

負責活化這塊地與其建物的天母天主堂,決定開放給大眾使用,目前確定有繪畫班以及當代藝術課程進駐。相信經由天主教徒的努力整頓後,又是一個天母人及市民活躍的交流據點。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好周到的餐廳

你在天母想以一百元解決一餐,可是不想吃得太寒酸,至少要一人份的三菜一湯,口乾時還不想只以湯代水解渴,應該再附一杯飲料,而且你希望不只一杯,最好能無限暢飲,杯子一旦見底隨時可再倒,不過,這樣似乎仍不夠飽餐一頓……

忘了還要有個主菜。

花一百元有了三菜一湯外加無限暢飲的飲料,你當然還要點個主菜,看是魚、牛、豬、雞任你選,至此才符合你心目中一餐的量,只是,難道不能再便宜一點?至少讓你剩幾個銅板坐一段公車的錢,看是坐到捷運站或離你家近一點的站牌。台北人不愛走路,要運動會去健身房。

就算花一百元有了三菜一湯配主菜,外加無限暢飲的飲料還剩幾個銅板,你可不是隨便解決一餐就算了。吃要吃得健康,雖然一百元又能要求什麼,其實你要求的並不高,只要吃完不會異常口渴,這就符合基本養生了;但也不是只要省錢、養生,就可以不顧美味與否。

所以最關鍵的一定要美味,吃了這一次還想再來,然而,天母有這樣一個餐廳嗎?

位於德行東路49號的「好粥到」,顧名思義是賣廣東粥起家,搬來現址後才開始賣套餐。我第一次吃它的主菜時,內心「咦?」了一聲,沒想到還真可口;接著吃了幾口小菜後,夾菜的速度增快了,怎麼連小菜都這麼好吃?擺滿食物的圓盤旁,還有一碗老闆娘端來的湯,我才喝了一口便嘖嘖稱奇,連湯也好喝。桌上有我下意識去飲料機倒來的冬瓜茶,我拿起紙杯喝喝看,隨即感動得一口氣喝光,太久沒喝到如此甜度適中的冬瓜茶了。

有些小吃店也許主菜好吃,配菜你就將就點,或是店裡的飲料你渴死了也不想喝,有些提供的湯讓你連嘴角都懶得動,想不到「好粥到」的店家竟然周全到讓所有吃喝維持一定的水準。

我個人推薦的是雞腿飯,那雞腿的烤法香到雞骨頭裡去,吃完腿肉我總感慨吞不下骨頭。後來我發現,老闆烤雞腿的手法多了一點技巧,不是只讓雞腿在烤箱裡翻來覆去而已,各位有機會可以去好好觀察一下。

有些話我在這裡偷偷講,大家就不要傳出去,其實老闆的長相好像隨時會一拳揮過來,所以我有話只敢對老闆娘說。吃個飯能有什麼話說?比如我覺得牛小排的肉質不好,老闆娘會解釋說一百元的品質只能如此,或是我有時來雞腿賣完了,她也會告訴我雞肉價格漲了,所以雞腿限量賣,想再熬一陣子看看價格會不會回跌,因為他們並不想漲雞腿餐。

我和老闆娘聊天的同時,老闆若有話想跟老婆說,都會趁老婆心思飄過去的那麼一瞬間,輕聲細語地溫柔提醒:「什麼什麼要注意了哦!」

店家個性上的細心,確實發揮到廚藝上頭,並且讓客人感受得到。花一百元來這裡吃一餐實在物超所值。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昔日路名

住在天母超過二十年以上的人,都知道天母一、二、三路。中山北路七段過去稱為天母一路,以天母一路為中心道路,往磺溪方向的為奇數街,也就是天母三路、天母五路之所在;往運動公園方向的則是偶數街,亦即天母四路、天母六路之所在,而忠誠路一、二段以前稱為中十路。

感謝臉書網友的留言,釐清許多過去天母的路名,特別感謝Kent Chen指引我搜尋舊地圖,才能整合正確資訊如下:

天母一路:中山北路七段
天母二路:天母東路
天母三路:天母西路
天母四路:中山北路七段14巷
天母五路:天玉街
天母六路:天母東路69巷、中山北路七段154巷
天母七路:天玉街38巷
中十路:忠誠路一段與二段
德行西路:中十一街
德行東路:靠近中山北路那一段為中十二路,接著依序為芝蘭路二段和芝蘭路一段
士東路:靠近中山北路那一段為中十六路,接著依序為芝東路二段和芝東路一段

另外,還有其他網友的補充說明如下:

曾垂綱:天母五路是中央日報宿舍與農會中間向西行一條不太長的路,一直通到磺溪邊。石覺將軍及羅友倫將軍的官舍都在五路上。所謂中11、12街都是士林鎮改隸台北市成為士林區之後,才開發、新闢的路,古早時士東國小附近都是稻田。

李武憲:以前蘭雅地區因美軍駐台,所以按數字順序來命路名,並以大小分路跟街,比方說中11路就是現在的德行西路,德行東路是中12路加上芝蘭路,還有中七街就是現在中山北路六段35巷,沒記錯的話,中16街應該是現在的士東路。

各位可從1976年和1977年的地圖看出,這兩年的街道變化相當大,也可能是製圖的技術在一年內進步神速,所以差異頗大。舉例而言,天母五路在1976年還被一棟大建築物擋住,無法通到磺溪,其實那年還沒見到天母五路、六路和七路,可能當時還不需要這些路;德行東路也只標示中十二路,隔年才見到目前熟悉的路段顯現在地圖上。

依網友曾垂綱所言,我猜測原本士東路或許叫做中十六街,德行東、西路原本也因為路小而稱為街,後來拓寬加上改編為士林區後,名稱才又有所調整。

瞭解天母過去的街道名稱後,如果你看到1971年Bill "Joe Witt" Wittenberg畫給派對受邀者的地圖,相信馬上看得出今日在天母的大約位置。中文字是給當時的計程車司機看的,此地圖的提供者為C. Jenkins。「……這地圖應該算畫得不錯,畢竟大家都出席了……我怎麼也想不起來的是,後來究竟是如何離開的……」(2009年6月2日)

圖片來源:http://shulinkou.tripod.com/dawg11.html


今日天母人:天玉街的李先生

李先生是嘉義人,民國72年12月中旬來天母,在天母的汎德修理汽車。由於他爸爸的朋友住天母,所以他北上第一個落腳地就選在天母,當時住在天母四路。

後來他爸爸的朋友介紹他買房子,位於今日的天母西路附近,八樓的三房兩廳,客廳比較大,還能隔出一間可睡三、四人的和室,總共五十一坪,他以兩百七十萬買下,一坪五萬五。他說當時買貴了,那時候的行情一坪約四、五萬。民國75、76年左右,天玉街一坪六、七萬。高島屋附近忠誠路的新光兩棟大廈,當時一坪開價七萬,六萬出頭應該買得到。

在天母西路住了二十四年後,前幾年他以一千六百八十萬賣掉人生的第一間房子,如今回想起來悔恨不已,實在太早賣了。如果最近才賣的話,應該可以賣到三千萬。

民國70年代的天母西路和現在差異不大,印象最深刻的是現在國泰世華銀行的位置,以前是一棟兩百坪的大別墅,十五年前左右賣掉的時候,一坪150萬,所以總數是三億⋯⋯,屋主因為移民美國才賣掉。

以前的新東陽在現今國泰世華銀行的旁邊,現在成為補習班。新東陽的前身也是別墅,不過國泰世華和匯豐銀行都是大別墅,雖然只有一層樓,漂亮到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周圍有洗石子的牆壁圍著,以前蓋這種別墅的功夫實在了得。天母東路的廣田洋菓子以前也是別墅,比較小間就是了。

中國信託銀行以前是正芬超市,他從鄉下來,所以不習慣去超市,而是去士東市場或石牌商城,以前叫做石牌菜市場。正芬超市以前生意不好,李先生住天母西路三、四年後,正芬就關了。

何應欽將軍在中山北路七段的別墅也非常棒,牆很高,外面都站便衣,在圓環很上面的位置,警察局旁邊那條上去。從外頭看起來的圍牆很長,聽說有五六百坪。

李先生最小的女兒念過三玉宮旁的天主教幼稚園,一學期兩萬多,民國90年時念中班。當時一般人的薪水一個月大約兩萬三到兩萬五,李先生民國八十年的薪水就已經兩萬五了,平常人大約一萬八到兩萬二之間。

天母運動公園的忠誠路那裡,從天母東路到高島屋過去一點點,道路兩面整排都是啤酒屋,生意好得不得了,感覺全台北市的人都會來,經常間間客滿,假日一定要電話預約。你看那麼多家還要預約,可見生意多好。

天母西路每次挖路的時候,都可看到大石頭,超級巨無霸的大石頭,找來幾個大男人都不見得搬得動。天母圓環和天母公園附近都是美軍的房子,他們離開後沒人維護,於是漸漸荒廢掉了。白屋是因為一直有人住,才能保存下來。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2014陽明山花季

圖文出處:http://www.2014yms.com.tw/index.aspx

每年吸引全球及台灣各地花迷前來朝聖的陽明山花季,今年在寒流、溫暖天氣交錯春化作用下,山櫻花提前報到,展現桃紅花漾迷人風采,2014陽明山花季以陽明山櫻花、杜鵑、茶花、水仙花、華八仙等12種春天盛開的花卉,結合國際級國家公園生態資源、國際知名藝術大師吳炫三大型地景藝術作品、中山樓音樂會、陽明山公園花鐘及辛亥光復樓系列活動,活動內容精彩,展前記者會上,超萌的大貓熊圓仔人偶一家也以可愛的舞姿,邀請大家一起到陽明山『走春』,感受春天的氣息,祈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2014陽明山花季開幕式,預計在除夕前一天1/29盛大開場,除了圓仔一家精采的『走春』表演、臺北愛樂管弦樂團的『春之頌』『花鐘音樂』演奏外,今年度陽明公園開幕式現場,將展示吳炫三老師氣勢磅礡的地景藝術作品,其中,以台北市樹木銀行中枯死的7顆樟樹,重新賦予生命雕刻而成的『家族樹』和以六千萬年的白木化石為材料,雕刻而成的『大地之母』等作品,不但有看頭,也讓藝術創作與櫻花融為一體,呈現國際都市台北不凡的格局。

陽明山花季每年吸引100萬以上觀光人次,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嚴陣以待,今年交通管制時間預定從103年1月27日起到3月9日止,仰德大道假日管制時段延長(其中包含1月30日至2月4日春節連假、2月8(六)、2月9(日)、2月15(六)、16(日)、22(六)、23(日)、28(五)、3月1(六)、2(日)、8(六)、9(日),上山管制點為復興橋頭、上山管制時段則延長為06:00-16:00,下山管制點為陽明路1段43巷口、下山管制時段為14:00 -- 18:00。陽明公園周邊地區道路則分區實施每日管制及例假日管制。


榕樹之死

台北市近五年來死了不少榕樹,去年颱風造成蘭雅公園內兩棵榕樹傾倒,最近中山北路七段上也砍了一棵三十多年的榕樹,其實造成這幾年榕樹死亡的主要因素為褐根病,中山北路七段這棵一被發現有褐根病症狀隨即砍掉,只留一公尺左右高度的樹頭讓包商來處理時辨認位置,包商接下來將採取土壤燻蒸法滅菌,尤其褐根病菌可從下水道傳染至天母附近的榕樹和欒樹,必須及早防治。

染上褐根病的樹木又要如何辨認?褐根病菌會造成樹木的根莖腐壞,於是輸送功能失去運作,枝葉漸進稀疏、枯黃。有些颱風過境後才倒地的榕樹,被發現根部早已受褐根病感染,難怪支撐力量薄弱,禁不起颱風肆虐,可是其枝葉外觀綠意扶疏,實在難以辨別。

榕樹屬於淺根性植物,適合在空曠的環境讓樹根盡情蔓延才會長得好。台北市人多、道路多,榕樹根部的成長受到限制,甚至有竄入店面和水溝的例子。此外,榕樹的樹根至少需要方圓五公尺的成長面積,所以其實不適合作為行道樹。照片中過去這棵榕樹的位置,未來將由楓香或樟樹取代。


大地工程處推薦的愛情步道之一:天母古道

士林區「天母古道」是適合情侶前往欣賞夜景的絕佳地點,大地處推薦您由文化大學後山的愛富三街登山口往下徐行,體驗完步道最舒適好行的平緩路段後,與情人前往東山路沿途的浪漫特色餐廳,並肩欣賞絕妙夜景,或仰望開闊星空,以點點繁星為背景,向親密愛人訴說句句動人絮語,讓她或他留下難忘的回憶。

另外,大地工程處黃立遠處長表示,北投區的「軍艦岩步道」向來是登山休憩的熱門景點,沿著步道前往俗稱「情人廟」的「照明淨寺」,寺內許多中國古代堅貞愛情的情侶塑像,訴說著牛郎織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等千古動人的愛情故事,還不時可見雋永浪漫的愛情話語,向來是情侶必訪的祈願勝地。兩人依偎在許願池畔的許願亭,掛上祈求美好姻緣的許願牌,一起見證愛情,祈求永遠。


愛富三街登山口

(圖文取自:http://www.tcge.taipei.gov.tw/ct.asp?xItem=72063572&ctNode=28438&mp=105041)

天母之月



20XX年 天母高中成立?

針對台灣少子化的現象,即使尚未反應至房地產市場,卻已經讓不少國小討論未來去向,比如天母的核心地帶,不過方圓幾百里地區就有芝山、三玉、蘭雅、士東、雨農等國小,班級數量及學生人數都呈現萎縮中。近來有消息指出,三玉國小正在討論與天母國中合併的可能,也許成立一個包括國中和高中的天母中學,也可能另有規劃。三玉國小退場後,自然增加天母國中的腹地,至於會如何發展,值得天母人參與討論,敬請大家熱心期待。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美食嚴選:Yummy的起司條

如果你在天母運動公園消耗許多體力,突然想給空空的肚子補充一些美味,要找便宜的點心卻又吃膩了便利商店的食品,你或許可考慮運動公園對面,位於忠誠路二段一百三十巷內的Yummy,巷口有洋蔥餐廳。Yummy是天母的老店之一,他們賣的起司條一條21元,老闆娘說可單賣,不過我通常買一盒,吃起來口感綿密又新鮮。不少人來此是為了買加了檸檬醬的起司蛋糕,只是不論你想買什麼嚐嚐,建議事先打個電話確定有貨,避免撲空之險。

電話:(02)2876-4318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天母之今昔對照

老照片出處:http://www.flickr.com/photos/mrpibbs/

2014年拍攝者所站之處為忠誠路二段與天母東路69巷之交接處,猜測1976年拍攝者所站之處大約在天母東路一帶。如下:
2014年拍攝者所站之處為新光三越,研判1976年拍攝者所站之處大約在天母東路一帶。如下:

1976年的天母

現為天母棒球場。
(轉貼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mrpibbs/)
 

天母昔日地貌

1)取自<芝山岩的鄉野傳奇>
http://w3.ynes.tp.edu.tw/csy/story6.htm



蘭雅溪亦稱石角溪、濁水巷,源自陽明山,行經忠義街,穿過雨農國小,再幾乎沿雨聲街河堤邊注入外雙溪。清代和日據時期,此溪可行船,直到日據後期河道漸漸變窄,陸上交通開始發達而停止航運。

據說蘭雅溪有九十九個彎,河道像鴨腸一般彎彎曲曲。每逢立春,淡水河口外的鯉魚群會溯溪而上到基隆河,再進入外雙溪到蘭雅溪來交配。因蘭雅溪彎曲多,冬天水溫暖和,適合魚群繁殖。附近居民會在鯉魚產卵後下港捕魚,常常滿載而歸。直到民國四十年後水質逐漸受到污染,鯉魚才絕跡。

蘭雅溪經涵箱(電力公司埋在地下的東西,用來接電線、水管、瓦斯管。)注入外雙係的位置,據說是在福林橋下靠上游方向的一個注入口,可以從橋上或對岸看見;出水匯集處常有大量的吳郭魚群。由於地下水來源充足,源源不絕,在雨農國小地下室角落⋯⋯旁的駁坎壁(類似擋土牆)上,經年有固定的滲水,長出一片的鐵線蕨。

2)取自http://blog.udn.com/jcrita86/4411231



部分天母地區,特別是蘭雅(原名「爛泥」)區,基本上是低濕的沼澤地,無數的湧泉、暗流、伏流交織,包括「天母溪」、「蘭雅溪」都被埋藏在忠誠路、天母東路、士東路、德行東路一帶,一直到雙溪交界。

3)取自《誠品大熊版天母2007深度旅遊指南》

士東路靠運動場側下方有湧泉,天母的消防車水量不足時常利用此泉

福林橋的東側是天母最重要的河流──蘭雅溪在分合多次後與雙溪的匯流口,也是蘭雅溪最後一段露天的水流。

台灣最後的眷改基地懷德新村旁,仍可見到用水泥封死的蘭雅溪堤防。蘭雅溪如今仍躲在忠誠路的底下,因此忠誠路聞名的欒樹間都可看到整齊的水利設施,讓水利單位用來檢查水量。

中山北路六段在美軍離台後,這段種滿白千層的陰暗道路一度被稱為傢俱街,但因無法提供與其他地方比美的價格和選擇,因此除了幾家財力雄厚或產品特殊外,店面時常易手,也特別經不起景氣循環而被稱為「倒店街」。

忠誠路底下複雜的幹管系統興建後,也在士東路下設溝渠,以便將蘭雅溪的河水分流到蘭興一號公園。士東忠誠路口是欒樹最美的一段,也是當年蘭雅溪分為多條支流的地方;最東側支流流向今法院後方巷弄,最西側支流則位於今天的蘭雅公園和三玉公園。

4) 天母一帶於清朝初期隸屬淡水廳淡水堡,後改隸芝蘭堡。清朝《淡水廳志》記載:「番井沸泉,在芝蘭堡,其源自三角埔山下,一線如溝,深尺許,多沙,流泉沸騰,冬暖夏涼。」

至少有三百年歷史的「番井沸泉」,也就是天和公園內的泉池景觀。

忠誠路的傷疤

天母人都注意到忠誠路又在挖了,挖掘路面才能更新台電和自來水的管線,但是這兩種管線之所以要換新,是因為忠誠路一、二段的柏油路更新工程。

所以大家看出其中的邏輯嗎?不是因為要換新管線才挖路,而是為了重新鋪設柏油路,為了避免以後路面下的管線還要換東換西而挖得坑坑疤疤,因此先把管線換新再鋪設嶄新的柏油,真正要採取的行動預計下禮拜上場。

一月七日、八日、九日、十日連續四天的晚上十點至隔天的早上六點,都是重鋪柏油路的時間,大家記得小心避過。這段時間還在天母混的人,請先想好替代路段,免得緊要關頭慌了手腳。

鰻苗再現


天母可說是台灣的日本人大本營,除了中山北路上的日本人學校,還有日本人的幼稚園、安親班、租賃仲介等,相信很多天母人走在路上都曾聽到擦肩而過的路人正以日語交談,更別提有多少散落在天母四處的日式料理餐廳了。

但是,請問各位天母人,近幾年你們在日式餐廳吃到過日本人最愛的鰻魚飯嗎?

其實近三年來,台灣、日本、大陸這一帶的鰻苗嚴重不足,台灣的鰻魚業已幾近停產了兩年。或許這段期間有人還是吃到鰻魚料理,但是多數為印尼種、菲律賓種和美國種,魚肉的美味程度有差。

好消息是兩個月前,台灣沿海(宜蘭、卑南溪出海口等)的鰻苗突然現蹤,而且是大量出現,樂壞了台灣的鰻魚商人。不過,這並不代表明天你就可以去日本餐廳吃到昔日美味的鰻魚飯,畢竟鰻苗需要時間成長為鰻魚。

就請大家期待年底再去享受鰻魚美食吧!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天母的範圍

士林區公所曾經以繪圖方式,清楚劃分稱為天母的區塊,我們也在此轉登此圖供大家參考。

附註:士林區又可劃分為天母次分區,陽明山次分區、蘭雅次分區、芝山岩次分區等。

天母白屋的近況

曾經是美軍在台宿舍之一的天母白屋,過去因為年久失修,白屋的所有權人台灣銀行於是編列預算,委託台北市文化局代為執行整修的工作。因為白屋屬於古蹟,政府對於古蹟的修復與再利用制定不少相關法令,所以由政府代為修復古蹟確實是最好的打算,以免由不熟悉古蹟之限制與規定的民間動工後另生枝節。

文化局已於2013年的年初修復完畢,台灣銀行業已點交,但是究竟該如何善用白屋,以便成為聯繫當地過去歷史與時下文化的媒介,這方面台灣銀行則與都更處協商,希望由政府單位籌備相關規劃,並且代管一段期間後,再讓台灣銀行遵循行之有年的安排而接手延續。

因此從2013年上半年以來,都更處找天母里的里長和居民合作,辦理多次討論白屋發展的座談會和市場調查,目前尚有11人籌備委員會,繼續關心善用白屋的最佳方式,像是成為地方展覽館,或是找民間單位接管等,台灣銀行預期今年的上半年能夠完成協商。

天母白屋一旦活化,市民更能親近天母過去的歷史,提高下一代保存文化的意識。

中山北路六段

1975~76年的中山北路六段
(轉貼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mrpibbs/)

右邊現為美國學校,左邊則為日本人學校。路磚在1973年拓寬與重鋪。

天母的地質

各位可從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此圖看出,天母一帶的地質皆為礫石、砂及粘土。

地質年代:全新世(Holocene)
地層名稱:沖積層(Alluvium)
地層組成:礫石、砂及粘土(Gravel, Sand & Clay)

天母的捷運

到底天母何時會蓋捷運?這是許多天母人心中的疑問,尤其近年來消費人潮不如昔日風光時期,不少商家自然期盼捷運帶來往日人潮與商機,如今日的信義區。

如果隨便打聽一下,你會聽到以下至少兩種天母不會蓋捷運的版本:
1)天母人反對捷運
2)地價太貴捷運徵收不起

事實上,根據捷運工程局的資料,有七成天母民眾贊成蓋捷運,幾年前辦的天母捷運路線公聽會中,有部分民眾反對目前規劃的路線,理由無非怕捷運破壞欒樹或是電磁波影響居住品質等,即使目前尚未決定天母的捷運是高架、平面或地下,這些反對的聲音也讓天母的捷運路線多了變數,目前的天母捷運路線仍未經過交通部核定。

但是天母之所以還沒蓋捷運,導因於社子島的發展計劃尚未通過環評;主計畫已經通過,細部計畫仍在評估中。捷運都需要發車地點,天母捷運的發車場就在社子島,這才是天母的捷運遲遲未動工的因素。